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興大有機農夫市集歡慶7周年 擴大食農溝通平台

【媒體報導】興大有機農夫市集歡慶7周年 擴大食農溝通平台

更新時間:2014-09-10 11:15:58 / 張貼時間:2014-09-10 10:57:56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上下游新聞市集
5,591
   

【媒體報導】


 

興大有機農夫市集歡慶7周年 擴大食農溝通平台

張貼.2014/09/10上午 09:10:45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國內第一個有機農民市集「興大有機農夫市集」今年已經堂堂邁入第7年。從2007年9月中興大學生物產業管理研究所教授董時叡發起時僅有12戶農友參與,到目前穩定有30戶左右的農友參加,已成為台中地區規模最大的有機市集。

台中惠明盲校參與興大有機農夫市集。

興大農夫市集有三成農友以此為家庭主要收入。

稿源:2014-9-10/上下游新聞市集/何嘉浩報導

國內第一個有機農民市集「興大有機農夫市集」今年已經堂堂邁入第7年。從2007年9月中興大學生物產業管理研究所教授董時叡發起時僅有12戶農友參與,到目前穩定有30戶左右的農友參加,已成為台中地區規模最大的有機市集。

雖然已發展為台中地區最大的農民市集,但「興大有機農夫市集」展望未來,除了將與社福團體加強合作,並持續擴大有機農業教育推廣的課程,邀農友上課傳承經驗,並希望回饋中興大學的學生,提供農場打工的機會。

為了慶祝7周年慶,興大有機農夫市集9月起也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除了邀請台中在地社福團體一起參與慶生,如台中惠明盲校、興大口琴社與市集農友舉行公益音樂會,並邀請台中啟明重建福利協會至市集推廣盲胞按摩。

興大有機農夫市集經理楊文仁說明:「與社福團體有更多的互動與參與,是市集未來的目標之一,雖然市集本身無法提供實質的利潤,但希望藉由提供場地匯集人氣,讓更多市民了解社福團體的工作。」

9月13日及27日,興大有機農夫市集則將分別舉辦阿泉師來上菜、食農活動in市集,以及農民來抬槓等活動。市集邀請了禾康餐廳范樹泉師傅,利用市集農友用心種出來的各種農產品,教導如何輕鬆在家做出美味料理。

食農活動則由主婦聯盟台中分會舉辦,分會主任謝文綺說:「本次活動是採親子報名,闖關活動的形式舉辦,主要是希望透過闖關遊戲,讓參與者認識市集農夫對於有機農業的理念與作法,加強交流,藉此機會能夠知道有機農產品生產的歷程,知道農夫的辛勞,懂得珍惜食物,並能夠用實際的行動來支持這些有機農民。」

27日的農民來抬槓,除了請農民分享製茶的點滴以外,現場還有茶點DIY的活動,邀請大家一起來抬槓,認識更多農民多年來堅持理念,這條有機路的心路歷程。

中興大學生物產業管理研究所教授董時叡說,興大有機市集一開始想建立的生產者直售、堅持有機農產品、提供農民與消費者直接對話的平台已經建立,但他還有一個主要目標希望有機會達成:「希望市集能夠發揮一個培育的功能,讓參與運作的農場3-5年後,銷售上能建立穩定的管道,讓給更多新成立的有機農場能參與進來,幫助更多的有機農友茁壯成長。」

他也坦言:「所謂的長期穩定也不是時間一長就能夠建立起來,經營有機農場是很不容易的。」這也是他對於台灣有機農業發展的深深期許,希望能夠透過這平台不斷讓更多人認識有機農業,讓消費者能夠選用這些安心在地的好食材。

成立了7年,目前興大有機農民市集營運上已可以獨立自主,養活正職員工1名、工讀生約10名。

讓農場都能賺小錢 非少數農場賺大錢

市集經理楊文仁已任職3年半,在這段時間當中,他發現最大的改變,其實是他自己:「年輕人在參與事務的時候,總是認為自己的觀念、想法是對的,就會以此想法加在農友身上,但其實發現,所謂對錯其實是沒有絕對的。」

他舉例:「所謂的對錯沒有絕對,例如參與市集都要撰寫生產的計畫表,提供大家供貨協調以及制訂價格,這時有提案採用電子化的方式來進行,電子化相比紙本記錄,能夠較為環保並且增加效率,讓大家即時協調產品生產,但不是所有農友都會使用電腦,適合用這種方式,因此市集內還是採用紙本的方式讓大家協調生產,雖然效率會慢點,但這是能夠讓所有農友進行的方案。」

他又說:「其實最重要的,是懂得與農友溝通,而且是站在農友的角度思考,並選擇適當的說明方式與農友對話,有的時候同一件事情,能夠用理解農友的立場來表達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除了他自己的改變,他發現,有許多農友在經營的過程中,也有許多改變的地方:「例如有的農友在參與市集,並且到各地去參觀了解後,會能夠接受更多種的經營作法,也提高了對市集的認同度,遇到事情討論彈性的幅度會比較大。」

強調農民共同成長,是市集經營的主要目標。楊文仁強調:「要能夠清楚市集經營的主軸在哪,例如做一個方案的決定,不是選擇能夠讓3-5個農場賺大錢的方案,而是選擇能夠讓所有農場賺小錢的方案。關鍵在於是讓市集農友共同成長,而不是塑造特定農場,這樣就失去讓農友共同參與事務的功能了。」

記者在現場實際看到,從包含開始的卸貨及搭設棚架,到結束的收拾整理,農友多願意留下共同整理器材及環境,互相協助讓每次的市集圓滿完成。

農民市集 有機小農自主管理與銷售

楊文仁說:「在市集販售,佔農家總銷售額比例而言,目前大約有3成左右的農民是以此為主要收入,這種類型的農場面積多比較少,平均約3分的左右,如果是栽培面積較大的農民,也無法以市集來作為主要銷售點,必須要開拓其他通路行銷才行。

但從這狀況當中,可以看得出市集對於面積較小的農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具有讓小農穩定銷售,持續進行有機生產的消費力量。

在農民自主管理的部分,組成「農民自治委員會」,由市集內的正式農民會員自行選出主席、副主席,並分設財務組、場務組、場地組及法規組來協助運作,以農友要申請加入的程序來說,在收到農友的申請書之後,會先由委員會審查農友基本資料,並派遣委員到農場實際了解栽培情形及作物種類,再提交報告書給委員會,並經由農民大會審核通過後成為臨時會員,才可在市集內設攤。

臨時會員要經過2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能夠遵守市集的管理方式,互相協調合作,經由農民大會同意後,才能成為正式會員有投票權。這也是讓所有市集的農友共同來決定夥伴,用比較公平、共決、合作的方式達成自治的概念。

在市集內販售的產品品項及數量,則由農友提交產品種類及價格表,由市集內的農友自行協調攤位、品項、價格等狀況,以避免品項一樣的太多造成販售衝突,並經由在設攤前1-2個月提交,方便農友調整生產狀況,用這種協調的方式讓每個農民販售能夠比較穩定,並且控制生產防止產量過剩。

市集本身每月還有不定期抽檢,以做自主把關,並禁止農友收其他人的產品來賣,還會辦各家農場參訪的活動,一部分是互相交流,也是確認生產狀況的一種方式。

合作與溝通 展望新階段的發展

當中經理這角色,與農友之間互動的關係是如何呢?楊文仁說:「原則上,還是以農友自主為主,而經理就像扮演溝通協調的角色,不是說就要誰聽誰的,要能夠站在對方的立場考量,讓彼此有良性的互動是最重要的。」他強調:「而我們年輕人,最要學習做好的,就是如何與長輩溝通,聆聽聲音,並用能夠接受的方式討論。」

在管理當中,楊文仁也強調有個好的市集規範,能夠幫助市集成長,並協助許多事務的進行:「市集本身的規範不是死的,在經營的這些年,也遇到了許多經驗與磨合,不斷的修改規範,讓規範更能夠符合市集的特色。幫助農友自主管理,協調事情也有個方向在。」

興大有機農夫市集的未來方向

對於市集的未來,楊文仁有三個方向。他說,除了第一個與社福團體加強合作外,第二個是希望能夠擴大規模,不是單純的增加利潤或是人力,而是能夠像社區大學一樣,安排更多有機農業教育推廣的課程,並且由農友來上課,提供經驗上的傳承。

而第三個方向,則是在思考能夠對學校有更多的回饋。他說,雖然目前有許多工讀生,但多是沒有一個系統性的參與,因此希望能夠提供學生農場打工的機會,讓學生實際參與有機農場的經營管理,除了協助市集的運作,更能夠了解有機農場運作的過程,也可藉此機會,讓學生學習農業的實際工作,磨練未來參與業界的本職學能。

楊文仁表示,在台灣的有機農夫市集當中,能夠有穩健發展並且持續堅持,是非常不容易的,歡迎9月13日、27日有空的朋友,一起到興大有機農夫市集走走逛逛,一起來歡慶7周年。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