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校長的話

照片-校長演說
 

百年深耕  世紀躍升(續任典禮致詞影片)

中興大學校長-薛富盛校長

走進興大校園,到處可見「百年深耕,世紀躍升」的看板高高掛起,路上旗幟迎風飛舞,提醒我們作為興大百年校史發展中「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一份子,應當懷著感恩前人深耕有成的心,同時亟思有所進取,擘劃興大新世紀的願景;所謂「緬懷過去,策勵未來」(Remembering the past while looking forward)。

回顧四年前,同樣的就職典禮場景,我很榮幸站在這裡,向大家報告「『中興大』業,請從今始」的治校藍圖,揭櫫「以人為本,學術為要,創造價值,造福人類」的治校理念,之後的一千四百多個日子裡,在師生校友的鼎力協助下,結合國家以及社會各界的資源,我和大家一同奮力拚搏,欣幸能不辱使命,打造出興大多項令人傲視的亮點,謹列舉數項:

一、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及「Global Taiwan卓越研究中心」,興大獲得每年3.5億補助金,排名全國第6,比「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時期進步2名;107年執行績效考評結果:「優等」,創下興大自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以來最好的成績;而眾所矚目的「玉山學者」攬才計畫,興大更名列前茅;大幅增加彈性薪資人數,獎勵各領域表現傑出教師。

二、連續兩屆本校楊秋忠教授及葉錫東教授分別獲選為第31及32屆中央研究院「院士」,累計本校已有六位教師及校友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在國內農業生物科技領域的學術成就獨佔鰲頭。

三、科技部「新型態產學研鏈結」價創計畫,興大累計通過的計畫數目有6個,排名全國第一,並已成立3家新創公司;由楊秋忠教授所創立的「地天泰生物科技公司」募資金額高達新台幣3億元,創下該計畫的新創公司中資本額最高紀錄,樹立師生創業典範。

四、積極推動產學合作,與企業共同合作成立國際級「農產品與食品檢測中心」;永豐銀行捐贈興建之「食品與農業安全檢測大樓」完工,該大樓將建置農產品驗證、新檢測技術研發、食品重金屬檢測等實驗室,結合本校已有之「土壤調查試驗中心」、「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中心」、「農產品驗證中心」等單位,提供各項檢測分析與驗證服務,打造國內第一所功能齊全且技術領先的農產品與食品檢測中心,共同為我國食品安全把關。

五、強化科研能量,近三年科技部補助研發經費持續攀升(7.66億增至9.78億);建教合作計畫金額每年高達近19億元,創歷史新高,比過往3年平均值成長約40%;校務基金期末現金近30億元,也創歷史新高,財務結構穩健。連續兩年獲得科技部「國際產學聯盟計畫」,設立美國及越南推動辦公室,將興大科研成果推向國際,讓興大品牌行銷全世界。

六、落實「以學生為本位」的治校理念,新建男、女生宿舍兩棟,並改造男生宿舍四棟、女生宿舍二棟,大幅提升學生住宿率(24.8%至41.3%)與住宿品質;搬遷學生活動中心,打造600坪嶄新的「居學園」,全方位滿足動、靜態社團需求;改造師生餐廳「圓廳」,引進複合式餐飲及異國料理,提供師生多元選擇,並確保飲食安全。

七、配合政府「多元入學」政策,積極推動「特殊選才」專案招生計畫,提供經濟弱勢生、實驗教育學生、新住民及其子女、農家子弟、中彰投地區、境外台生及具相關實務工作或實習經驗學生優先錄取機制;強化各學院落實教學創新及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培養學生就業能力。

八、積極照顧弱勢學生,首創「興翼計畫」,增加弱勢生入學機會;對於中、低收入之弱勢生,提供學雜費全免,並從企業募款成立「興翼獎學金」,弱勢學生有機會獲得40萬元獎學金,讓經濟弱勢學生能夠安心就學。

九、獸醫教育創舉領先全台及亞洲:與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愛荷華州立大學簽署獸醫雙聯學位,學位完成後同時兼具台灣、美國獸醫師執照考照資格;與德國卡斯魯爾應用科學大學、墨西哥蒙特雷大學克雷塔羅校區開設全球事務研究跨洲碩士學位學程,開國內跨洲教學風氣之先;雙聯學位的拓展更取得豐碩成果,在過去四年內共簽署18項協議,佔興大雙聯學位總數的75%。

十、打造健康、樂活、綠能、智慧校園,積極進行校園整體規劃與老舊大樓整修,增加體育運動設施(健康步道、健身房、紅土網球場、溜冰場、薄膜屋頂等);連續4年獲得內政部及經濟部補助推動「智慧校園」示範場域計畫,利用網路雲端科技、物聯網與區塊鏈,以低碳節能為主軸,建置屋頂太陽能發電系統、使用LED燈具、智慧路燈管理、智慧用電管理、智慧安全管理、智慧交通服務及智慧生活服務,形塑潔淨友善、安全舒適、便捷有效率之校園環境。承擔社會責任是興大近幾年的發展重點之一,除透過「興翼計畫」協助弱勢學生入學,再藉由「興翼獎學金」鼓勵弱勢專心向學之外,去年更設置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辦公室,以整體、同步、有系統的方式,來實踐興大的社會責任,其中,提供流浪犬貓醫療的「浪浪樂活計畫」,更是備受社會各界的矚目。

今年是興大創校百年的日子,也是美國阿波羅(Apollo 11)太空船登陸月球50週年的紀念日(July 20, 1969),太空人阿姆斯壯(Neil A. Armstrong) 說: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我們現在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將會影響興大未來百年的發展。

在迎接興大新世紀的來臨,我們將以百年深耕的成果為基礎,戮力達成以下的目標:

首先是爭取成立醫學院以及復興建成校區、中興新村校區的設置,這對興大在下一個百年進階為校地寬廣、院系完備的研究型綜合大學十分重要。其次是強化農業生技與理工、人社跨領域的整合,聚焦人工智慧(AI) 、大數據、物聯網與區塊鏈科技的發展,將理工和電資的研發能量結合農業應用,輔以人文內涵的特色,這將是台灣最具有優勢,並且最適合中興大學來擔任領頭羊的角色。在建制與建設方面,將建構國際防疫獸醫人才培訓中心,新建「自然環境科學大樓」,強化本校農業與自然資源、獸醫等學術領域的優勢特色。此外,「校史館」的興建,還原興大百年校史的榮光,增建「興大五村」宿舍,籌建「第二餐廳」等,都將列入校務推動的重點,按部就班,克服困難,終底於成。民國五十年代,湯惠蓀校長為校歌作詞,其中兩句寫道:「十年樹木勤農耕」,「百年大計樹人功」,如今已然稻花萬頃,桃李芬芳,校園中惠風樂育,師生精勤於教學產研;社會上蓀馥流芳,人才遍布五大洲,孜孜不倦地為「創造價值,造福人類」奉獻才智與心力。歷史賦予百年一逢的機遇不容錯過,讓我們一本初衷,攜手「中興」百年學術傳統,共創新世紀高峰。

中興大學校長簽名
2019/08/01


「中興大」業,請從今始(就職演說影片)

敬愛的林佳龍市長、中央研究院陳建仁副院長、中興大學歷任校長及各大學院校校長、校友總會林萬年理事長及各位校友,各位貴賓、各位師長及同仁、各位媒體記者、各位鄉親好朋友:大家午安!

非常歡迎各位蒞臨富盛就任第15屆中興大學校長的就職典禮。

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一路沿著中興湖來到會場。想起幾年前傑出校友,詩人鄭愁予先生也走過同樣的路,當他登上圖書館,眺望遠山近湖、佳木繁花的美景,不禁發出「美自十方來」的讚嘆,比他的詩〈美自八方來〉還多了兩分,這多出來的兩分,應該是老校友對母校的孺慕之思和感念之情,也著實刻畫出我此刻的心情。我在中興大學任教已逾22載,非常感謝中興大學全體師生同仁長期以來對我的支持和厚愛以及校長遴選委員的青睞,讓我有機會在未來的日子帶領興大邁向頂尖國際一流大學;在座有許多的朋友都知道我出生、成長於澎湖,從小天天與大海為伍,養成我宏觀與豁達的心胸與氣度,在澎湖物質條件相對不足的環境中,鍛鍊我刻苦耐勞、堅忍不拔的意志;我感謝父母親對我的養育之恩,與妻子的鶼鰈之情,兄弟姊妹的手足之情,和四個孩子的舐犢之愛,而親朋好友一路來的鼓勵與扶持,讓我的生命內涵豐富而有意義。

身為國立中興大學96年校史發展中的一位接力者,前賢創業維艱的事蹟,常在我心。來校任教之後,有幸親炙諸多師長,他們有的終其一生奉獻學校,有的殫精竭慮,為學校樹立可大可久的規模與制度,多麼令人感佩。特別是蕭介夫校長把興大帶向頂尖研究型大學的行列,而李德財校長所提出打造興大成為「台灣知識糧倉,國際智庫」的願景,都令人刮目相看。一位畢業三十幾年的校友說得好:「母校聲譽鵲起,身為校友與有榮焉,且有增值之感。」相信這也是校友們的共同心聲。

我自民國八十二年來到興大任教,接著創立材料工程學系,領略了開物成務的艱辛;擔任研發長,長時間負責統籌規劃及執行教育部「五年五百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知道學術研發乃當代大學地位提升的重中之重;擔任工學院院長,綜理院務,調和鼎鼐,具體而微地落實國際化的內涵。每一階段的歷練,或多或少與校務直接相關,使我養成觀照全局的處事態度,進而提出「以人為本,學術為要,創造價值,造福人類」的治校理念,朝向「北台大、中興大、南成大」的目標邁步向前。

「人才培育」是大學最重要的使命,在提振以人為本與學術發展面向,先要強化文學、社會科學及藝術領域的環境建構與推動生命教育的體驗。在現今紛擾不寧,價值被扭曲的時代,回歸大學本來應有的素樸DNA-一種有文學氣質,有生命情調,有生命意義的「創造性文化生活」,實有迫切性,唯其如此,教學與研究的終極價值,才能被彰顯。

因此,我們將積極營造完善的教學研究環境,拓展學生活動實習空間,加強外語能力與國外大學交流,培植出具備獨立思考能力與宏觀視野的現代青年;推動校務智庫,培植年輕教師,確保學校未來的競爭力。透過成立特色研究中心,整合跨領域資源,型塑校園合作文化,厚植前瞻研發能量,以追求學術卓越。我期待進一步強化「台灣綜合大學系統」四校的互動與合作,營造「常春藤盟校」學風,共創高等教育新局面。

學生輔導機制的健全與注重,向來是興大突出於他校的特色,學生社團的多元與豐富,頗受稱讚,今後更要協助它蓬勃開展。為了增進學生就業與職場適應能力,透過專業諮詢,開設創業學程,都屬必要之舉。此外,導師制度的革新,弱勢學生的濟助以及獎學金的合理配置,都是面臨M型化社會的今天,我們愈要扎實做下去的事。另外,我希望能夠持續加強「校友中心」的服務功能,提供畢業校友產業諮詢與就業輔導,建立緊密的夥伴關係,以服務口碑及績效贏得信任感和向心力。

學術研究的成果與產學合作,共謀國計民生之利,是廿一世紀大學必須承擔的使命,興大多年來這方面的成果,有目共睹。今後更要透過加強與產業的連結,協助產業技術升級,創造興大的品牌價值。進而以深耕在地之心,善用現有資源,發揮既有優勢,一方面協助地方政府,共同爭取中央補助以繁榮地方發展,一方面協助中央政府國土規劃與政策擬定,以提升政府施政品質,善盡本校回饋社會的責任。一座偉大的城市,一定有一所頂尖大學相互輝映;我希望將來加強與台中市政府的互動與合作,成為市政發展的智庫,協助實現林市長打造台中市成為「生活首都」的願景。

本校由農學起家,擴展到今天具有八個學院的研究型綜合大學,惟在各領域的發展上仍缺乏藝術、教育與醫學的互補,今後將積極尋求整合區域資源,配合整體高等教育發展趨勢與政策鬆綁,規劃學校中長程發展願景,逐步完成藝術、教育與醫學院的設立。帶領中興大學邁向新紀元,成為一所世界級的頂尖研究型綜合大學,恢復昔日「北台大、中興大、南成大」的歷史定位。

最後,我願引用湯前校長惠蓀說過的話與大家共勉。民國五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湯校長生平最後一次視察能高林場(後來改名惠蓀林場),來到板栗造林地時,站在一棵板栗樹旁,有感而發地說:「上次來時,人比樹高;今天樹比人高。」看似尋常應景的一句話,卻是一代教育家念茲在茲,不經意之間流露出來的「百年樹人」情懷。我們也希望,當時間來到2019興大慶祝100歲生日的那一天,回首這些年的努力,也能欣慰地說道:興大更進步了,就像是一棵蔽蔭無邊,高大的樹,撐起台灣高教發展的新希望。

今天的就職典禮,非常感謝來自全台灣各地(包括澎湖)的貴賓、師長與親友,謝謝您們帶來的祝福與鼓勵;我經常以「心胸、氣度、視野、格局」作為檢視領導者的特質自我期許,未來我將發揮三點水「澎湖人」的精神,帶領興大邁向新世紀,再創歷史展新局。謝謝各位!

中興大學校長簽名
201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