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全台農地 《除草劑+農藥+化肥》 土壤正在「慢性自殺」

【媒體報導】全台農地 《除草劑+農藥+化肥》 土壤正在「慢性自殺」

更新時間:2014-08-04 09:43:05 / 張貼時間:2014-08-04 09:42:40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聯合報
7,933
   

【興新聞】


 

全台農地 《除草劑+農藥+化肥》
土壤正在「慢性自殺」

張貼.2014/08/04 上午 09:39:53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稿源:2014-08-04/聯合報/A6/侯俐安/調查採訪

兩周前插秧的有機米,在盛夏八月的夕陽下閃閃發光,再晚一點可以聽見青蛙上演「交響樂」,這裡是台南官田「友善大地有機農場」,遍地生機盎然。但踩著田埂,走到幾公尺外的田區時,一對夫妻戴著口罩、揹著一大桶除草劑,不斷對田邊茂盛雜草噴灑時,硬生生將畫面拉回現實:這才是台灣絕大多數的農田景色。

農地躺在加護病房

「台灣農地就像躺在加護病房,只剩農藥、化肥兩根呼吸管在維繫生命。」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說,台灣現今以農企業為主流,往往忽略生產之外,糧食安全、生態環境等外部成本,想要落實友善土地,將是一場「觀念的革命」。

郭華仁觀察,在追求產量時,大量使用的化學肥料,造成土壤硬化、微生物死亡,農藥、除草劑更傷害生態,蚯蚓、蜜蜂、青蛙都在消失,全台農地土壤正在「慢性自殺」,有機農業仍原地踏步,民間單位透過草生栽培、生態農法搶救,卻緩不濟急。

有機農業成長緩慢

根據農委會資料,台灣有機農業面積從一九九六年的一五九公頃,年年往上攀升,兩千年突破一千公頃;十年前,二○○四年達到一四二六公頃。轉眼間,二○一一年突破五千公頃,二○一二年達五八四九公頃。

雖然看似增加四六○三公頃,約是一百七十七個大安森林公園;但若以台灣耕地面積八十一萬公頃計算,十年來,有機農業成長只是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七。

農委會指出,現行友善土地政策以有機農業為主,嚴格要求農藥、化肥「不得檢出」;其次則有吉園圃、CAS、產銷履歷,以安全用藥及追溯源頭為目標,各地則輔導農民合理化施肥。

過度嚴苛的「不得檢出」,不符合台灣地理現況,對需要養家活口的農民來說,隔絕鄰田、灌溉水難度高,撐過轉型期更是天方夜譚;當「無毒生產」未獲得政府支持時,生產方式自然以追求產量為目標,成為惡性循環。

農田土壤明顯酸化

從農業試驗所每五到十年的土壤診斷中,二○一一年最新調查資料可見,台灣四十年來農田土壤明顯酸化。

農試所組長郭鴻裕解釋,土壤酸化除工業、開發及酸雨,更指向農田肥料過量使用,酸化的土壤讓微生物多樣性降低,反而使土壤保肥力下降、作物難以生長,農人還會誤以為肥料不夠、加倍施肥,「許多崩壞的土壤,甚至需要好幾輩子來恢復。」也許「好幾輩子」誇大了,但台中新社白毛台葡萄農何明傳,確實費盡心思才讓土壤恢復健康。

葡萄農十年救土壤

廿一年前,何明傳從父親手中接過果園,依前輩做法大量「餵食」化肥,本該是深紫色的葡萄、逐漸呈現淡粉紅色、數量愈漸稀疏;農改場發現土壤酸鹼值竟只有四點三,硬化的土壤、消失的生態不說,農地酸度幾乎等於番茄汁。

何明傳轉向草生栽培,嘗試不噴除草劑、減量使用化學肥料,耗時十年終於讓土壤酸鹼值回到中性。

何明傳並非個案,走進苗栗淺山果園,腳下的土壤早已乾枯龜裂,觀樹基金會主任江進富直呼「硬的有如柏油路」。

民間團體輔導農民友善耕作,透過生態補償或自產自銷達到平衡,拋棄以人為本的概念,農田生態是環境恢復最敏感的指標,需要農業政策支持。

《手工除草》

救一塊地是一塊

《撿福壽螺》

讓鴨子吃掉害蟲

宜蘭縣為解決濫用除草劑問題,拉高格局以自治條例下手,禁止住宅區、校園及河川用地使用除草劑;農業區取得三分之二面積地主同意後,可進一步討論公告不得使用除草劑,成為全國創舉。

促成宜蘭起步管制,來自聯合報兩年前報導宜蘭居民張秀貞,因難忍住家隔壁空地、地主每隔一段時間雇工噴藥除草,使綠意盎然的土地一夕枯黃。

張秀貞思考,當蝴蝶、蜜蜂什麼都沒了,那人呢?於是,她集資雇工幫地主手工除草,開啟她的「除草人生」,「能救一塊是一塊」。

宜蘭縣政府也與農人共同面對插秧期間最大敵人,福壽螺遍布全台溝渠農田、啃蝕秧苗,但農民普遍認為合法用藥「效果不好」,插秧前走遍全台各地都可見農人執著使用禁藥三苯醋錫,銀色包裝散落各地,抓不勝抓。

宜蘭防疫所去年啟動春耕撿拾福壽螺計畫,鄉親可將福壽螺交到農會換現金,一台斤八元,撿拾的福壽螺則無償供應養鴨人家使用,「吃福壽螺的鴨子,肉質更佳」。

《水田溼地》留住生物棲地 土地活過來

沿著彰化縣溪州鄉一五二縣道,灌溉水源從刺仔埤圳彎進三條圳,在抵達一大片水田前會先經過詩人吳晟的一公頃樹林,以及樹林底下剛挖好的三個生態池。今年有廿一戶農民,除了不使用農藥、化肥,這三個生態池更營造出良好生物棲地,打算讓土地活過來。

兩年前,中科四期引水工程打算從溪州取水,引發一場「搶水大戰」。為守護岌岌可危的刺仔埤圳,溪州鄉公所主秘吳音寧日夜帶鄉親北上、拉開大大的「護水」布條,終使國科會妥協,避開從溪州取水。

吳音寧去年號召農民發起「水田溼地計畫」,由在地青年、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中心研究助理陳宏彰擔任主持人,爭取營建署經費補助成立「溪州尚水農產運銷公司」,讓農民接受該公司委託,以不使用農藥、化肥方式契作,每分地補助兩萬元,比農民慣行農法的收入還要多。

不能噴撒除草劑,農民必須動手割草;陳宏彰則趁假日號召同事做生態調查,並在田區營造生態池,做為水源沉澱、過濾及生態復育池,並提供放水時,水中生物避難棲地。

陳宏彰說,台灣西部長期使用慣行農法,農民主要依靠生產生活,重農業區要達到「友善土地」困難度高,「畢竟改變農法若失敗,農民要犧牲的是一整年的產量。」他希望翻轉「里山」概念,讓水田包圍自然、恢復水田應有的生態環境功能。

友善土地《借鏡日本經驗》

生態指標 不容忽視

占據國土面積四分之一農業耕地,長期被當成大型生產機器,為追求產量,每年需求大量農藥及肥料,不僅耗費高額肥料補貼造就財政負擔,農民取得較便宜肥料仍持續發生過度使用問題,傷害農地及生態環境。

事實上,農業生產對於環境生態,應具更正面價值。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特聘教授陳吉仲計算,若將糧食安全、生態環境、文化價值等「非市場財產值」計入,稻米年產值三五○億元,外部價值就超過兩千億元,遠超過銷售產值。

台灣走向自由經濟貿易,農業傷害勢必首當其衝。為此,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著手扭轉農業只有「生產」的觀念,多管齊下從活化休耕地到地產地銷提出多項政策;然而農業加值除加工外,環境價值在政策及教育卻仍像是缺了一塊的最根本的拼圖。

日本、美國、歐盟等國早已推動農業環境政策,結合農業生產與環境保護概念,解決早期因過度使用化肥及農藥而忽略土壤肥沃度、造成農地資源無法有效利用問題。日本早在一九九九年提出三個農業環境法案,各地方政府須結合農業社區特色,發展屬於當地的永續農業生產方式,農民可被認證為「生態農民(Eco- Farmers)」。

透過減少化肥、農藥使用,維護耕地土壤肥沃度,透過政府優惠措施、建立友善環境標籤,吸引更多消費者支持,同時化解有機驗證「不得檢出」高門檻,讓更多農民嘗試轉為無毒農法,消費者購買驗證產品,也不再只追求「健康」,而是進一步希望土地健康,成為良性循環。

國內如何透過政策鼓勵農民轉型,並吸引更多消費者支持,轉型過程中生態指標將成為一大助力,讓農業真正站穩腳步。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