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新聞稿】興大化學系黃景帆教授研發白金回收技術 刊登於國際期刊並獲特別報導

【新聞稿】興大化學系黃景帆教授研發白金回收技術 刊登於國際期刊並獲特別報導

更新時間:2012-01-22 22:18:21 / 張貼時間:2012-01-18 16:35:29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秘書室媒體公關組
11,460

 

   

   【興新聞】


 

興大化學系黃景帆副教授研發白金回收技術  刊登於國際期刊並獲特別報導

張貼.2012/01/18 16:30:51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中興大學化學系黃景帆教授實驗室開發全新、快速、環保之白金(platinum)回收方法,有效解決白金溶解難度高、高污染及溶解速度慢的問題,該研究成果已於今年1月12日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該期刊編輯評選此研究成果具有報導價值,特別以新聞稿方式報導於期刊網站首頁。創新報告(Innovations Report)、PHYSORG.com、e! 科學新聞(e! Science NEWs)、化學觀點(Chemistry Views)等相關科技網站亦相繼引用報導。

黃景帆教授指出,白金為重要催化材料。能源危機使得發展環保替代能源刻不容緩,除永續能源外,燃料電池為當前解決能源危機策略中最具潛力且直接的方式,白金為燃料電池中電極催化劑的重要成份,但白金數量稀少且價錢昂貴,其大量使用已限制燃料電池的商業發展,本實驗室提出的白金回收策略,能有機會解決白金大量使用的問題。

白金回收為困難且複雜之程序,首先需克服白金溶解問題,傳統化學中白金被認定為特殊穩定之貴重金屬,因此白金溶解並不容易,高腐蝕性、高氧化性溶劑如王水(aqua regia)、或俗稱食人魚洗液 (Piranha Solution)之特殊化學藥劑常用來進行白金之化學腐蝕以及溶解,電化學方法雖可避免使用高腐蝕性化學藥劑,卻需於高毒性、高污染性的電解液中進行,高毒性氣體易伴隨產生且電流效率不佳導致白金溶解速度緩慢。

黃景帆教授實驗室利用電化學方法結合新式綠色溶劑-離子液體(Ionic Liquid)-成功使白金快速溶解於離子液體中,其溶解速度為一般傳統化學藥劑的千倍以上,打破傳統白金不易溶解之迷思,離子液體為新興「綠色溶劑」,其幾乎「零」揮發性,因此不會造成大氣污染,除了驚人白金溶解速度外,黃教授更發現可於「同一鍋」(即相同電解液中,無需更替及任何化學處理)中直接進行高效率白金還原回收,達到溶劑回收重複利用,成功建置環保白金回收方法,該方法亦可推廣於各類貴重金屬之回收。

黃景帆教授表示:「我們盡可能去解決貴重金屬有效利用之問題,貴重金屬回收是一個可能的策略,直至目前,我們仍然不認為已經找到最佳的方式,我們將持續修正既有方式延展其應用性,並試圖尋找更好的方法。」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