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公關組】興大跨國團隊解密霍亂弧菌致病機制 抗菌新曙光

【媒體公關組】興大跨國團隊解密霍亂弧菌致病機制 抗菌新曙光

更新時間:2016-10-11 11:53:14 / 張貼時間:2016-10-05 12:48:20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秘書室媒體公關組
3,023
   

【興新聞】


 

興大跨國團隊解密霍亂弧菌致病機制  抗菌新曙光

張貼.2016/10/05 上午11:27:46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興大10月5日舉辦傑出研究成果發表會,由薛富盛校長(右3)主持,周三和教授(右4)發表成果,陳德勛主秘(右2)、生科院陳全木院長(右1)及周教授研究團隊共同合影。

興大生化所周三和教授(前左2)與研究室成員合影

興大生物化學研究所周三和教授與美國共組的跨國團隊,解密霍亂弧菌致病機制。

「抗藥性災難」來襲,面對越來越強大的超級細菌,各國科學家紛紛找尋對抗細菌的新武器!國立中興大學生物化學研究所周三和教授與美國共組的跨國團隊,成功解析出霍亂弧菌中極重要與環雙鳥糞核苷酸(c-di-GMP)受體結合蛋白的三度空間結構,解密細菌致病機制,此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著名的跨領域期刊自然通訊 (Nature Communications, 8/31, 2016)。

過去十年,抗生素幾乎沒有突破性的新藥,新抗生素難產,科學家紛另闢蹊徑,尋找對付細菌感染的新策略。環雙鳥糞核苷酸(cyclic-di-GMP)為近廿年來細菌學研究上最大的突破,它是一種細菌訊息傳遞分子,並控制許多重要的細菌功能,如生物膜的形成及細菌的致病性等。科學家希冀以阻斷細菌的聯繫系統,達到抑制致病的作用。歷年來研究細菌信息傳遞的學者已約有10人獲得諾貝爾獎,顯見其重要性。

興大生化所周三和教授實驗室最近十年來一直利用X-射線蛋白晶體繞射技術來探討重要的c-di-GMP與其受體的結構,最近則成功的解析出霍亂弧菌一極重要的受體與c-di-GMP的三度空間結構,並瞭解此一複合体如何促使霍亂弧菌在腸璧上形成菌落,進而分泌大量致病因子。此一發現為治療霍亂弧菌的新契機,同時也可延伸瞭解其它細菌的致病機制。

周三和表示,細菌中經常含有一些c-di-GMP的接受子,因此,研究c-di-GMP與何種下游接受子結合並造成細菌的致病性,為一重要的研究領域,而充份瞭解c-di-GMP與其下游接受子蛋白的作用,將有助於新型無抗藥性抗生素的研發。

此論文由周三和教授掛名通訊作者,主要研究團隊成員亦包括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Michael Galperin博士(世界上研究細菌的生物資訊學的權威) ,及美國加利福尼亞聖塔克魯茲大學的Fitnat Yildiz博士(世界研究霍亂弧菌的權威)。由於此發現對細菌致病性的可能重要突破,該論文亦於最近獲權威的自然微生物回顧 (Nature Review in Microbiology)特別介紹,同時亦獲世界著名的F1000Prime機構推薦為最高三星級論文,將在全球細菌學研究領域造成重要的迴響。

論文連結:http://www.nature.com/ncomms/2016/160831/ncomms12481/full/ncomms12481.html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