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多虧生態教育埋下的種子,黑冠麻鷺才得以安然站在大庭廣眾下

【媒體報導】多虧生態教育埋下的種子,黑冠麻鷺才得以安然站在大庭廣眾下

更新時間:2018-01-29 14:42:47 / 張貼時間:2018-01-29 14:03:09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關鍵評論
2,289
稿源:關鍵評論/2018-01-26/劉克襄

黑冠麻鷺的校園生活

騎單車沿綠川而下,進入中興大學校門,右邊是一片蓊鬱的樹林。

這片林子多半為松樹、肖楠和南洋杉等高大喬木,周遭行道樹則有楓香、桃花心木等。林子的形成想必有三四十年,遠眺時特別幽暗,學生稱為黑森林

二○○八初秋,在中興大學當駐校作家。早上用完餐,我都會刻意穿過林下的草地,走到文學院去。好幾個類似早覺會的團體,偏愛在這座林子下做晨操。比如早上八點半到九點半這段時間,主要是練鶴形拳的。更早有一批,據說是打太極拳,或者其他。族繁變遷大,不及細說。總之,有好幾批。

我走過時常看到,四五十人各自占據一小小空間,緩慢地舉手抬腿。或駐足不動,聆聽一位中年老師的訓示和解說。人群如樹林,靜止不動時,只見一二隻黑冠麻鷺,不知何時,也早就佇立在那兒。

牠們各別站在一角時,跟老母雞待在農家院埕一樣從容。晨操民眾似乎習慣了這些大鳥的存在。牠們跟練拳人一樣,很少走動,彷彿旁聽訓示般。或者,小心地踏出一二步,一如練拳者的悄然移步、運氣。原來,牠們正利用靈敏的耳朵,探測地下蠕動的蚯蚓。

但更多時候,當運動的人都離開了,林子裡人疏影稀時,黑冠麻鷺繼續在林下緩慢移步。此時獵食活動的頻率更高,下午時也一樣,常有二三隻,徘徊林間,如鷺鷥守候在溪邊。甚至天色暗黑了,牠們仍繼續守候在林子的草地上,以我們難以察知的聽力,清楚鎖定蚯蚓的位置。然後,電光石火地攫捕。

我最好奇的,大概是整個學校黑冠麻鷺的密集度。秋天時,學校的黑冠麻鷺數量應該是最多時。根據最近校內一位生物老師的調查,繁殖季時,整個校園接近三十隻。以此為憑,我們可以想像,當新一代的幼鳥安然長大為亞成鳥,還未離開父母的領域時,校園的草地,不時可邂逅各種型態的黑冠麻鷺。

黑森林,我常遇見三隻。一隻為亞成鳥,另兩隻應為雌鳥。我不知道,那隻亞成鳥是否為其中一隻雌鳥的孩子。或者,三隻可能有緊密的親戚關係。亞成鳥一眼即可判別,但如何鑑別雌雄呢,我大抵是根據羽冠的長度、胸背羽色的完整。最有把握的,當是從眼先和眼睛的色澤做出判斷。

我悄然接近時,可以離牠不到兩三公尺,清楚看見這些特徵。一個人在野外,跟野生動物的接近,竟然可從一隻鳥的眼神做為鑑定依據,無疑是教人感動的。賞鳥半甲子,在野外,可以不用望遠鏡鑑定雌雄,而是如此挨近判別,大概也只有此種大鳥願意承擔,真是值得尊敬的鳥種啊。

雖說,黑冠麻鷺會捕捉各種爬蟲兩棲類,甚至獵食麻雀,但還是以蚯蚓為主。中興校園為何特別多,除了樹林蓊鬱外,或許學校不使用殺蟲劑除草,也是重要原因。林子下的草茂密生長,無疑供給不少小昆蟲棲息,蚯蚓在地下更能安心存活。

這類環境的保護也不獨重視農學的興大,晚近十幾年,我走訪全台各地校園,凡有陰涼樹林、草皮和操場的環境,都有牠們棲息的蹤影。不少國中小師生,還以牠們做為生態教學的觀察主題,甚而宣揚校園保育的成績。

半甲子前,鳥類圖鑑註明牠極為罕見,如今卻普遍出現在城鎮,毫不忌諱人類。此一現象透露了兩個重要的美好訊息。一來,學校等公共空間的生態環境改善了,大家不但捨棄除草藥劑的使用,也不隨意改變樹林的空間。久而久之,草地下遂有蚯蚓、馬陸和雞母蟲等動物棲息。二則學生們在老師的引領下,對來去校園的鳥類採取保護,尊重自然生命倫理。

多年來,我們的生態教育確實也埋下這粒種子,黑冠麻鷺才得以安然地站在大庭廣眾下,不會時時受到無知的干擾和威嚇。如今在校園的大鳥,除了牠,還有喜鵲、領角鴞等到訪,近年來,我因而聽到不少美好的故事。

但在興大校園的草地,我也看到兩個缺失,或許是其他校園常見的狀況。首先,黑冠麻鷺棲息的黑森林,蚯蚓雖多,但有不少裸露地因長年被人踩踏,已然硬化。所幸,還有數處低窪溼地,雜草茂盛。或許,黑森林在使用一段時日後,應該有兩三年隔離人群進行養護。

其次是樹枝和落葉的處理。黑冠麻鷺在繁殖期,需要許多枯枝當巢架。校園掉落地上的枯枝,何妨多留一些,堆積成塔,留存在草地間,讓牠們有撿拾的機會。或者刻意置放,包括落葉堆,讓更多小動物有躲藏和棲息的空間。

以前在低海拔山區,好不容易遇見大鳥,總是離人很遠。或者在夜間,只聞繁殖期的響亮鳴叫,我們因而定義為稀有留鳥。但不過二十年,這種說法顯然已推翻。

或許某一環境改變了,影響黑冠麻鷺的棲息。但公民環境意識和環保素養提高,我一直以為是關鍵。在自然狀態下,一隻大鳥不怕人,那只是開始,仍有很多課程需要學習。黑冠麻鷺給我們的,應該只是第一堂課,城市自然學的起步。


動物小寫

黑冠麻鷺昔時被描述為不普遍鳥種,棲息於低海拔山區,常單獨活動於陰溼的樹林下,主要以蚯蚓為食。覓食時,常以靜制動,以極緩極輕的腳步在草地移動,一旦感受到土裡有動靜,便立刻以嘴插土,拉出躲藏的蚯蚓,丟在地面。再逐次啄咬,蚯蚓愈大,咬愈多次,最後一口吞下。啄咬空檔和吞食後,脖子會左右扭動。但此行為表現,雄鳥似乎較為激烈與頻繁。

遇警時會伸長脖子擬態。如今校園和公園等環境常見此大鳥孤單佇立,甚至在附近大樹築巢。入夜後,更常站在高處向四方鳴叫。二○一○年,台大袁孝維教授成立「黑冠麻鷺繫放小組」,經年持續捕捉繫放校內的黑冠麻鷺,累積的資料有助於了解生活史、活動領域和族群動態等。民眾可在「黑冠麻鷺故事館」臉書通報目擊資料。學名:Gorsachius melanolophus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