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落實水利會改制 資產管理水權分配是關鍵

【媒體報導】落實水利會改制 資產管理水權分配是關鍵

更新時間:2018-01-17 10:30:54 / 張貼時間:2018-01-17 10:29:04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中央社
2,023
稿源:2018-01-17/中央社/楊淑閔/台北

「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修正條文三讀,水利會將改制為公務機關,學界認為涉及水利會資產處理、擴大灌區、農業水權等內涵,後續配套能否落實改革目標,是真正的關鍵和考驗。

立法院今天凌晨三讀修正通過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將停止辦理會長及會務委員選舉,會長任期屆滿由政府指派,會務人員準用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

在修法之後,會長直選將走入歷史,農田水利組織未來隸屬農業部的農村及農田水利署下設的6個分署,水資源一元化管理。

前農委會主委、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系講座教授李金龍表示,就他了解,外界關注三大面向,一、確保水利會員工的工作權益。二、水利會資產應有效運用於水利服務,不要讓外界質疑占為國有。三、農民權益要確保,善用現有資產及預算,擴大灌區。

他認為,農田水利會改制是利大於弊,但是社會對於改革會心生排斥、有陣痛期,農委會應開誠布公的面對外界不同的聲音,在後續推動改制的配套方案中納入處理。

前明道大學校長、南華大學自然生物科技學系講座教授陳世雄認為,過去的水利會沒有執法的公權力,難以保障水質不受污染;一直以來也沒有足夠份量的機關位階去對抗水資源分配,農民永遠是吃虧的,因此他樂見推動改制的條文三讀修正通過,可以改善這些問題。

陳世雄進一步說,外界質疑水利會改制是水利會資產充公,這個觀點跟水資源改制為公部門管理是兩回事,因為未來會設立基金運用在水利服務上,不會用在其他地方。

他表示,修法三讀通過、推動改制是好事;不過,後續配套如何訂定,要能在剩下的2年多時間內達成目標,是改革成真的關鍵,仰賴立委、全民持續監督。

根據農委會統計,尚有37萬公頃農地未納入全國17個農田水利服務的灌區。農委會規劃將這37萬公頃納入後,灌區擴大為68萬公頃,以利糧食生產安全。

台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前台大農學院院長、前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改制不是那麼容易,例如坡地邊的農地要如何擴大灌溉,所有新增納入灌區的農地實況必須完成調查,還有各種實際操作,相關工作龐大;至於民間資產的處理等爭議,難度高,要小心發生類似一例一休回頭再修勞基法的可能。

曾任水利會會務委員的台大昆蟲學系暨研究所名譽教授、前台大農學院院長楊平世擔心,農田水利組織公務化後,在政府組織內,恐怕農業用水更容易被調用到工業使用了。

楊平世說,水利會改制不僅硬體建設的預算、技術未備妥,費時100到300年孕育出由下而上的水利文化軟實力,恐怕就此被消滅,包含祭拜曹公碑、瑠公等賢人,以及崇敬與信仰恩澤於農民的倫理,都將不再傳承。
立法院17日三讀修正通過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將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會長及各級專任職員準用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會長及會務委員改由政府指派。中央社製表 107年1月17日

立法院17日三讀修正通過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將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會長及各級專任職員準用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會長及會務委員改由政府指派。中央社製表 107年1月17日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