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學者評論】蔡東杰》大國夾縫中的南韓鐘擺

【學者評論】蔡東杰》大國夾縫中的南韓鐘擺

更新時間:2017-03-14 09:41:31 / 張貼時間:2017-03-14 09:36:10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中國時報
1,602
   

【學者評論】


 

蔡東杰》大國夾縫中的南韓鐘擺

張貼.2017/03/14 上午 09:41:09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稿源:2017-03-12/中國時報/蔡東杰/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

延伸超過1000公里,橫亙於東亞大陸與日本列嶼之間的朝鮮半島,不僅形似一座跨海大橋,歷史上也多次扮演影響大國地緣格局變遷之關鍵角色。以近代史言,無論是1894~95年甲午戰爭或1950~53年韓戰,其起因既源自複雜的地緣政治變數,最終也造就另一新格局的起點。

相較19世紀末中、日對抗,與20世紀中的美、蘇冷戰,21世紀初美、中較勁的新態勢則隱約浮現。隨著美國經濟相對衰退與中國崛起此消彼長,原先以美國為樞紐的區域同盟網也逐漸鬆動。不僅美國、南韓關係自盧武鉉時期(2003~07)起便因「軍事指揮權」爭議愈顯疏離傾向,一度呈現「漂流」跡象的美、日同盟雖在小泉時期(2001~06)略有改善,在2009年民主黨上台後又因普天間基地爭議出現變數,還好有2010年突如其來的天安艦事件,讓美國找到機會重新拉攏日、韓以重建區域領導權。

無論如何,變遷中的地緣格局總是複雜多端的。第1個變數,是朴槿惠於2012年底當選總統。儘管她在2013年5月依循往例首先出訪美國,但接著在6月底選擇北京而非過去慣例的日本作為第2個出訪對象,則引發各界關注。自此,朴槿惠的「親中」姿態既成為美國心頭大患,她在2015年不顧華府反對參與北京閱兵典禮,更為中、韓關係帶來某種高潮,但另方面為美國帶來更大的戰略壓力。至於後者的反應則是極力斡旋日、韓達成歷史和解(慰安婦問題),並以此為基礎拉攏兩者簽署情報協定,以鞏固三邊同盟。

至於第2個變數,當然是北韓。值得注意的是,北韓在2006、2009和2013年的3度核試,既不斷挑釁美國的領導威信,而華府始終無法(或不願)有效加以壓制。從某個角度來說,這亦不啻是南韓轉而「傾中」的背景之一。不過,由於中國短期內也無助於解決北韓挑戰,加上平壤在2016年明顯提升威脅頻率,美國又努力利用此一威脅態勢與同盟慣性,以「薩德」作為投名狀,首先迫使南韓重返美國陣營,同時藉此製造中、韓互動矛盾,從而再度為東北亞地緣格局帶來鐘擺效果。

可以這麼說,假使沒有2016年底陡然爆發的朴槿惠「親信門」事件,繼2006~10年向中傾斜與2010~13年的向美擺盪,歷經2014~16年間的拉鋸,尤其在北韓升高核武挑釁導致南韓最終決定接受薩德系統後,2017年後的東北亞格局確實不無重新向美靠攏的可能。只不過,南韓憲法法院日前一致通過國會對朴槿惠的彈劾申請,可謂吹皺一池春水,再度為未來埋下不確定性。

雖然由於薩德爭議引發中國的「限韓」政策,暫時難有轉圜的可能,但目前繼任南韓總統聲勢領先的文在寅及其所屬政黨,在北韓議題、薩德爭論與對美關係方面,都與原先的執政黨針鋒相對,未來由於轉換政策而再度攪動地緣格局的可能性相當大。

由於身居地緣板塊的橋梁位置,永遠被迫身處大國夾縫或許是南韓的「地理宿命」;至於受到橋梁自身擺盪以致牽動整體格局,則或也是東北亞地區國家無可迴避的「歷史共業」。

 

 



 

 

 


  

Back